文章中心
录音网拥有十余年数百万字和数十万小时的录音配音制作经验,建成了国内最早和最大的录音配音作品数据库。海量作品彰显实力,任您试听任您选择,专业自然值得信赖!
      
◇ 企业QQ:4007009100
◇ 咨询专线:400-700-9100
◇ 电子邮件:vipluyin.com
◇ 企业网站:www.luyin.com

更多
 
人物专题片脚本:梦在土家山乡飞翔
日期: 2012-3-19 17:37:00   |   来源:Luyin.com   |   分类:更多   |   热度:1775℃
 【录音网 LUYIN.com】这些天,他又在万亩小麦高产示范创建基地里忙碌,他已经在乡下呆了好多天。为了实现自己“多为 和人民干事”的梦想,多年来,他矢志扎根贫困山区,一直坚持战斗在科技兴农第一线,积极传播农业科技知识,为科技兴农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敬业、务实和淡泊名利,赢得了人们的称赞。他就是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农牧科技局副局长、农艺师范义勇,是2009年贵州省唯一被评选为第七届全国“人民满意公务员”,并被记一等功的科技兴农标兵。
  汗水——洒进那片贫瘠的土地(字幕)
  现年49岁的范义勇。面孔黝黑、身材墩实、说话和气,一看便知道是一个经常下乡、善于和农民打交道的人。
从贵州农学院给范义勇发来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天起,他就和山区的农业发展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他这一干就是30年,今后,他还将沿着振兴山区农业发展的路子一直走下去。在这过去的30年里,他刻苦专研,不断摸索适合山区农业发展的种植模式;他锲而不舍,反复试验提高农业种植水平;他不辞辛劳,多次到田间地头为老百姓作技术指导。
  1984年,范义勇刚走上工作岗位不久,他与队友被派到离县城70多公里的原官舟区永祥乡蹲点抓1000亩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该地是水稻稻瘟病、白叶枯病和稻飞虱的重发区,每年因灾损失五成以上。
  为彻底治愈病虫害,范义勇和队友自带棉被和口粮住在村寨、吃在农家,并带上喷械和农药,从水稻播种开始,一直蹲在点上。一方面广泛开展技术咨询服务,宣传科学防病治虫知识,另一方面自己进行防治试验。最后,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终于有效地控制了病虫危害,夺得了自土地承包到户后的第一个丰收年。
  边山农场是沿河自治县以柑桔生产为主的国营农场,有柑桔果园千余亩,由于柑桔大实蝇和桔实瘿蚊的危害,造成大面积减产,同时影响了果实品质和上市销售。自1986年开始,范义勇作为项目主要负责人,牵头并连续7年蹲点搞研究,通过细心观察和对比试验,掌握了害虫的发生规律,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控制了两虫的危害,把被害率从4%降到了0.017%,有效率达99.6%,仅此一项就每年为农场挽回损失2.5万公斤。
  1993年,范义勇在沿河自治县黑水乡龙堡村抓点示范推广水稻旱育稀植技术。因当地两段秧基础较好,农民不愿接收新技术,他就动员村民田茂豪等农户办了21亩示范田。经过手把手传授技术,当年示范田实现亩均产1200多斤,比两段秧多出300斤左右。两年后,水稻旱育稀植技术逐渐在全乡大面积推广。
  沿河自治县官舟镇水爬岩村属高寒山区,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群众温饱问题一直未得到解决。为让当地粮食增产,解决群众温饱,在接到上级安排的粮食增产任务后,范义勇亲自带队驻进该村。通过推广旱地分带轮作,脱毒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和杂交玉米肥球育苗移栽等技术的推广,2003年该村实现人均产粮350公斤,玉米产量翻了一番,仅马铃薯一项便解决了全村3个月的口粮。以前一直未解决温饱的村民们3天之内就交清了农业税。
  2008年,县农业局在黑水乡麻竹溪村办示范点推广水稻抛秧技术,但当地老百姓都不相信:抛出去的秧苗怎么能够生长?一个人一天能栽往年需五六个人才能栽完的秧苗?
为释疑解惑,范义勇带着工作队来到位于该村邓群组的示范点上,亲自向围观的30多名群众宣传抛秧技巧和好处。他一边说,一边换上水胶鞋下到村民张加宣的田里抛撒秧苗。在他的示范带动下,群众纷纷抬起秧苗到自家田里抛撒起来。实践证明,示范点比往年省时省力省工,还略有增产。初尝甜头的麻竹溪村民,主动要求县农业局将示范点从去年的50亩增加到104亩。
  冬去春来,几易寒暑。他先后带队到沙子、中界、官舟、甘溪、和平、土地坳、思渠等乡镇驻村蹲点,大力推广水稻旱育稀植、玉米肥球育苗移栽、脱毒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和果蔬栽培等农业实用技术,同时亲自编写浅显易懂的教材,并制作成幻灯片,利用培训会或晚上到村组召集农户讲解,使良种良法三杂推广达90%以上,促进了农民增收。
  有道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范义勇等农技干部的努力下,沿河春耕生产连续10年被评为铜仁地区一等奖; 2007年粮食总产达19.5万吨,增长19.4%,创历史新高;2008年粮食总产20.6万吨,增长6.1%,再次刷新历史纪录。
  科技——送进土家山寨的田间地头(字幕)
  范义勇热爱农业,不舍群众。由于经常在农村蹲点,为人随和,群众都愿与范义勇接近,一到晚上,其蹲点处往往是围满群众。他喜欢与群众拉家常,群众有何想法,都愿与他倾诉。
  多年来,范义勇不知为群众解决了多少技术上的难题,传送了多少新型实用种植技术,但他总是乐此不疲。他推广的先进农业实用技术,不但使群众越过了温饱线,而且腰包渐鼓。每次在他蹲点撤队时,村民们都与他依依惜别,其情其景非常感人:
  1984年,他在沿河县原官舟区永祥乡蹲点时,因综合防治1000亩水稻白叶枯病和稻瘟病的危害,帮助该乡夺得了自土地承包到户后的第一个丰收年。
  2003年,当工作队要撤离官舟镇水爬岩村时,全村群众依依不舍,含泪相送。当地一位民办教师还编了一首感谢工作队的歌谣教学生唱……
  2005年,范义勇带领农技干部到黑水乡大山村和建权村蹲点指导种植高山冷凉蔬菜,使125户菜农户均增收4000元以上。深山里的菜农们尝到了新型种植技术带来的甜头,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那片不起眼的土地还能有这么多的收入,没想到自己在家种土也能赚有钱。
  对待群众,只要老百姓在种植上有需要,他总是不厌其烦,想尽千方百计为他们排忧解难。2009年,到了柚子上市的季节,淇滩镇和平村一位姓罗的果农特意给范义勇送了几个柚子尝尝,他这一尝就尝出了问题,觉得柚子品种不对,口感不理想。于是他来到和平村查看,为了不影响果园尽快挂果,并帮助该村进行劣质果园高位换接。2010年,在他的协调下,县农业局投资2万多元请专业农民技术人员,对该村的果园进行高位换接,共为47户果农换接2946株果树。
  宗旨——时刻放在灵魂的最深处(字幕)
  从递交入党申请书的那天起,范义勇就暗自告诫自己:“从现在起,一切交给党组织,一切听从党安排,要对得起共产党员这个称号。”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大农业生产投入,每年经他手调进的生产物资都有30万元至50万元之多,但他都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从不要一分回扣。
  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组织上就想调他到县委组织部工作,却被他拒绝了,后来,组织上又多次对他进行考察。他却说:“我适合搞农业工作。”
  自1996年范义勇被提拔为县农业局副局长后,在这个岗位上他一干就是14年!有人为他打抱不平,说作为80年代的大学生,他完全有资格也有能力走上更高更好的岗位,但范义勇却不为所动。他说得最多的话是:“我希望能给群众送去更多的技术服务,让他们早日致富。”
  范义勇敬业、务实和淡泊名利的精神,赢得了组织的肯定。他先后获得“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1项,省农业厅丰收奖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铜仁地区科技进步二、三、四等奖各1项。1996年获贵州省人民政府“科技兴农人才奖”,1988、1991和1992年度被省农业厅评为“先进工作者”,1998年获铜仁地区第四届“科技兴铜”二等奖,1999年获全区“优秀共产党员”,2000年被农业部、总参动员部及贵州四省市评为“武陵山区科技扶贫先进个人”,2004年被铜仁地委评为“全区勤政廉政模范人物”,2005年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农技推广先进工作者”,被地委、行署评为“全区民族团结先进个人”,2008年被农业部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工作者标兵”,2009年被中共铜仁地委、铜仁地区行署评为全区首届“敬业奉献类”道德模范,同年获第七届全国“人民满意公务员”荣誉称号,并被评为县管专家。1998年、2007年分别当选中共贵州省笫八次、笫十次代表大会代表。
  范义勇因对农业工作的执著,因热爱农业工作,因想多为土家山乡发展做贡献,多年来他攻克一个又一个农业发展中的难题,实现了一次又一次农业增收的奇迹。用对土家山乡农业发展的不邂追求,用对父老乡亲多干事的信念,用对党的承诺,他还将在那片贫瘠土地上默默地奋斗着。今后他还将继续…,为了自己的梦想…,“多为党和百姓干事”




    更多文章
 
录音配音
一网打尽
专业品质
顶级音效
足不出户
轻松拥有
新老客户
优惠多多